园艺植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管理技术及其应用的科学。在我国,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农林大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科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园艺产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推动了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围绕浙江农林大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展开论述,探讨其在绿色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园艺植物栽培学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 推动园艺植物品种选育

园艺植物栽培学通过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不断选育出适应性强、品质优良、抗病虫害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提高园艺产品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优化园艺栽培技术

园艺植物栽培学致力于研究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园艺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优化园艺栽培技术,提高园艺产品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如节水灌溉、无土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园艺产业绿色发展

园艺植物栽培学关注园艺产业的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生产理念。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园艺产业的绿色发展。

二、园艺植物栽培学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 培养园艺产业人才

浙江农林大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科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这些人才在园艺产业技术研发、推广、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推动园艺产业转型升级

园艺植物栽培学通过研究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园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如发展特色园艺、生态园艺、休闲农业等,提高园艺产业的附加值。

3.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园艺植物栽培学通过推广园艺种植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园艺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园艺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浙江农林大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在我国园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园艺植物栽培学科将继续致力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我国园艺产业的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芳,张晓红,赵艳华. 浙江农林大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26(1):1-8.

[2] 刘丽芳,陈丽华,张敏. 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农业经济,2018,(3):10-12.

[3] 张丽,李晓静,王洪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园艺产业发展的思考[J]. 中国园艺文摘,2019,(2):24-26.